【考研经验】2019中国人民大学现当代文学考研经验贴
2019-05-25 10:57 来源:考研印象
原标题:【考研经验】2019中国人民大学现当代文学考研经验贴
今日分享2019中国人民大学现当代文学考研经验贴!!
敲 · 黑 · 板
我本科成绩一直就中等,有时候甚至中等偏下。大学本就人才济济,很难再像高中那样。大一大二我也没有意识到要搞好成绩,关于成绩什么的就看的比较佛了。
也没什么后悔的,我大学生活还是很充实的,有自己的小计划,自认为一点也没有荒废。大二开始对现当代文学感兴趣,之后就一直在沉迷阅读,粗略算了下,看过的书肯定有100+了吧。但大都是凭借兴趣看的,主要是新世纪文学和外国文学,并未针对考研看书。直到大三有要考研的想法,才慢慢补补鲁郭茅巴老曹。
当时大三下,老师问我今后打算,我说我要考人大,他一脸吃惊说“你……很有勇气啊~”他知道我成绩不突出,所以当时肯定对我没信心。我不太在意别人的看法,我就想考人大,就想读现当代,就一直坚持下来了。一直不太自信,但从没有动摇过。
关于专业课,除了该看的书,我主要用的买手写笔记,然后在上面大量补充我看的知识点。专业一就整理整理历年真题的答案,补充到笔记上。
专业二就比较详细了,暑假之后几乎就扔掉教材专著了,几乎我认为的重点都被我迁移到笔记的相关章节了。直接拿出去背就行。
后期又补充了很多论文、视频课笔记。基本的教材内容,太多了,自己记太费时间了。我觉得这种方法挺适合我的,见仁见智吧。
关于看书顺序:教材→专著→辅导题集/论文→练真题
专业一经验
我绝大部分时间都扑都在专业二,专业一确实付出时间不够,所以115也很正常。实在没那么多时间准备专业一,而且文学理论我实在记不住哇(想哭),文论大题就放弃了。
按照往年的情况,我本来预想专业一的名词解释,会有好几个完全不会。但实际上都写出来了,坐我前面考人大古代的同班同学也是。我们也算很幸运。如果师弟师妹专业一想拿高分,我的经验就随便听听吧,有空问问其他高分师兄师姐吧~
所用教材:
古代:袁行霈《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的也买了,没怎么用,就考前看看明清小说部分。
外国:朱维之《外国文学史简编(欧美部分)》
文论: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五版)
所用辅导书:
《中国文学史辅导及习题集》西南交通大学出版(还算不错)
《外国文学史辅导与习题集》崇文书局【强烈推荐!!!】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辅导及习题集》崇文书局(如果考现当代,这只是基本的,不能拔高)
展开全文
文论也买了,没用上。
基本上,我这三门就是过一两遍教材,补充笔记,就开始背了。中间密切结合真题,做补充,研究出题重点。没有什么特别的。
专业一考察知识点比较基础,大题不会太偏(只是相对)我主要是保证把基础知识巩固,后期只是练了几道真题。我实在是没精力在这个上面投入太多呜呜呜,不拉分,我就谢天谢地了。
我还是比较喜欢外国文学史的,之前看的书也比较多,并且出题比较稳定。专业一我给自己的目标就是,八选四,外国和现当代得能做3—4题,古代1—2题。
最后也差不多,现当代都选了,一道古代一道外国。个人觉得,外国文学史如果想要节省时间,可以过两遍朱维之《简编》,结合崇文书局的辅导题集,就足够了。当然,该看的作品,还是要了解的。
专业二经验
所用教材:
钱理群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程光炜《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三编)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孟繁华、程光炜《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所用专著:
温儒敏《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
温儒敏《三十年学习指导》;程光炜《文学史的多重面孔》
杨庆祥《分裂的想象》; 程光炜《文化的转轨》(只看到了鲁迅)
其他材料:
朱德发《现当代500题解》(只看了现代,对后期做题技巧帮助很大)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辅导及习题集》崇文书局
人大老师的论文
学界经典论文(看的很少)
关于作品阅读:
主要还是本科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