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问一个朋友,现在怎么这么厉害了,思考方式跟做事方法都非常厉害。
她非常淡定的说:很简单,就是因为看书,读书改变了我的思维方式,3年读了1000本书。
我惊讶的说:毕业后你居然还保持一年这这么多书。
惊讶的同时,也在感叹,如今有多少人,毕业以后还会继续保持每周看书的习惯。好多人毕业后就再也没有看过书。
不得不承认,看书是这个世界上最廉价的学习方式,十几块钱就能买到别人几年的心血之作,只要从书中学到一点知识,就足够。
培根说: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读好书确实是成长的捷径。
去年我看了43本书,涉及理财、小说、文学、思维提升。现在推荐10本书给大家。
01 《活着》作者:余华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豆瓣评分:9.3
活着一本书讲述的故事跟“活着”一点都不相符,这本书的作者是余华,很真实。主人公身边的亲人相继的离开,经历了家庭破败,父亲,母亲去世,接着是女儿去世,后来是妻子,儿子,孙子。最后只剩下他跟一头黄牛相依为命,即便是这样,他依然没有放弃活下去。
作为一个故事,它又给我们呈现出一个平凡人的悲惨往事,世事无常,总在快要柳暗花明的那一刻,这些慢慢积攒的温情又一次次的被死亡撕碎。
02 《月亮与六便士》作者:毛姆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豆瓣评分:8.8
这本书讲了一位在将近40岁,事业有成的人,突然辞职,离开了家乡,追寻他喜欢的事情-画画。人到中年时期,放弃了现有的一切,只为了追求自己喜欢的一切。在我们看来很荒缪,但是在查尔斯看来确实一生的热爱。
现实与理想总是存在差距,好多人一生都在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却从来没有勇气去做改变。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到了月亮”这句话就是对理想与现实最好的写照。如果你不知道该如何选择,这本书或许给你的人生选择一些启示。
03 《了不起的盖茨比》作者:斯科特.菲茨杰拉德
出版社:南海出版社
豆瓣评分:8.7
主要写了上世界二十年代的美国上流社会的纸醉金迷的生活,大富翁盖茨比住在西卵,然而他内心唯一的牵挂是住在河对岸-东卵的黛西,于是他一直想接近她,希望她回心转意。其实黛西已经变成了一个物质的人。
这本书很讽刺,因为我们以为爱情坚固无比,但是,现实却很残酷。金钱、物质无时无刻不再诱惑着我们,考验着我们的爱情。有时我们很无奈,但是我依然相信爱情。
其实这本书揭示了好多人性的东西。金钱重要吗?重要。但是我们不能没有原则,没有底线的渴望金钱。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有些原则问题,金钱无法替代。但是我们不能无辜指责哪些喜欢金钱的人。里面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优越的条件。”
没有经历过别人的生活谁都没资格去随意评价别人,谁能保证当面临相同的处境时,你的选择又能高尚到哪里去。
04 《傲慢与偏见》作者:简.奥斯汀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豆瓣评分:9.0
这本书虽然写的是18世纪至19世纪英国上层社会的家庭婚姻问题,但是好多的观点跟态度都与现在相关联,也对现在的人婚姻如何选择有很多借鉴之处。贝内特家有五个女儿,贝内特太太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她们能嫁一个有钱的阔少爷。
现在对于婚姻而言,金钱占绝大部分。好多人因为彩礼的问题分手,物欲横流的社会一直在考验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