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话娱(ID:huayufunds),作者:喵喵酱,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一切都在变化,没有东西会消失。——奥维德《变形记》
上海网络作家协会第一任会长陈村在祝贺“中国网络文学专藏库”时,如此写道:“网络文学如闲云野鹤,风起云蒸,但转瞬灭失,只剩传说。上海图书馆出手,开拓入库品类,为网文留下快照,功德无量。”
2019 年 8 月 28 日,阅文集团与上海图书馆达成网络文学专藏战略合作并举办签约暨入藏仪式,宣布设立“中国网络文学专藏库”。多位业界名家出席活动,共同见证了全国首个网络文学专藏库的诞生。
“进入上图,就是进入历史。”
01
从初创到显学
网络文学的20年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在传统文学式微的当下,网络文学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和不容置疑的姿态,成为新时代的焦点。
这一代年轻人或许都还记得,鲜网、龙马、榕树下、起点中文网、湘潇书院等网络文学网站。
时间要追溯到 1997 年,在那个尚且处于全民办网的时代,由网易等公司提供免费空间,网友自发开办自己的个人网站。
1998 年 3 月,“文学城”问世,页面浏览人数在一月之内超过 100 万人次,邮件订阅人数达到一万人次; 1998 年 7 月 10 日,“书路”正式创办,之后发展成为日访问量过万的大型文学网站。邮件订阅人次在开通三个月内达到 5000 人次。
1998 年 3 月 22 日,痞子蔡的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开始在论坛上连载,风靡一时,掀起了网络文学的第一波浪潮。这部小说讲述了主角痞子蔡因一篇Plan邂逅女孩轻舞飞扬,而发展成为知心好友,最后,女主角却因疾病离开人世的故事。《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在网上的风靡,除了使其成为新的流行符号外,也让网络文学成为一个新的商机。
这本言情小说被认为是网络文学的第一部标志性作品, 1998 年也被普遍意义上看成是网络文学发轫之年。在之后的 21 年里,网络文学掀起了一波又一波巨浪,开始了它所向披靡的征途。
在 2000 年网络泡沫破裂之后,大部分免费空间因此消失。大部分的个人网站关闭,而西陆的bbs成为网络文学的新中心,让读者们有了更多的阅读自主性; 2000 年,鲜网成立,是当时华人界最早最大的文学网站; 2001 年,龙的天空原创联盟网站成立; 2002 年,起点中文网成立; 2003 年,晋江文学城成立……随着这些网站的发展,网络原创文学逐渐从萌芽走向兴盛。
一个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时代拉开帷幕。
路金波、俞白眉、宁财神、沧月、南派三叔、当年明月、江南、今何在、天下霸唱、天籁纸鸢、安妮宝贝……这一大批至今仍耳熟能详的作者,正是当年网络文学的领军人物。近年来《悟空传》、《盗墓笔记》、《鬼吹灯》、《九州》系列等一大批热播影视剧也正是脱胎于当年网络文学全盛时期所产出的作品。
2000 年,今何在的《悟空传》以颠覆《西游记》的宿命论调,建构起新的西游世界,一时间引发了“西游热”; 2001 年,遥控、潘海天、今何在、水泡、江南、斩鞍、多事等作家在清韵论坛上的一拍即合,“九州”奇幻世界就此诞生;随后,随着文学网站的兴起,重生、穿越、仙侠、玄幻、盗墓、同人、耽美……各种小说的元素和类型都曾火爆一时,以碎片化的形式折射出当时的潮流。
虽然众口难调,但网络文学正是以其多元化的类型、大规模的产出量、天马行空的想象年力,涵盖了精英和通俗,颠覆了雅俗界限,包罗万象,从被质疑和抨击,成为一种新世纪的新型文化。
2015 年,IP热兴起,网文市场迎来新的红利期。
2019 年,以《将夜》、《大国重工》、《明月度关山》、《写给鼹鼠先生的情书》为代表的一批网络文学进入上海图书馆,被誉为“进入历史”。
02
网文生意经
谁促成了网文产业化
有人认为,网络文学是大众文学的“文艺复兴”;也有人认为,网络文学是对传统文学的颠覆和挑战。
但无论是肯定还是质疑,网络文学从初露锋芒、野蛮生长的初创时期,到逐渐规范化、规模化的这些年里,网络文学逐渐成为了大众向的文学形式,形成了新的文化产业。
网络文学的发展,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截至 2017 年 12 月,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3. 78 亿,占总体网民的48.9%, 600 万余网络文学耕耘者,每天新诞生1. 5 亿字; 2019 年,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4. 7 亿,预计到了 2010 年,用户规模将达到5. 1 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