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总是会有好多“如果就”——
如果我天天锻炼身体,现在就不会有这么多毛病了;
如果我大学好好学习,现在就会有一份不错的工作了;
如果我工作上有足够的积累,现在就已经升职加薪了。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你会让自己停留在过去的哪一刻?而在那一刻,你又会想要改变什么呢?
一
之前休假呆在家里的日子,闲适而惬意。
父母已经退休,没有太多事情,而我在家陪他们的时候,看到老爸要么是在看电视打发时间,要么就爱斜倚在沙发上打盹,我觉得这样的老年生活太无趣了,就跟老爸商量,让他去学学下围棋,既可以找到点乐趣打发时间,也有助于脑部健康。
老爸撇了撇嘴,说了句:“年轻的时候都没学过,现在老了,更学不会了。”
时间太赶,光阴已逝,我们似乎总是会有一种“时不待我”的错觉。
可是,也总是有一些人,愿意从“现在”开始,细水长流,聚沙成塔。
有一个老年画家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
这位老奶奶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生活贫困,从小就辍学到一家农场当雇工,每天要5点起床,做30多个人的早饭,然后去割干草,照料牲畜,忙乎农活,一直到晚上10点才能睡觉。
之后她跟一个在农场干活的青年雇工托马斯结婚,先后养育了11个孩子。婚后的几十年里,她几乎都呆在家里,照料孩子,忙乎生计。
几十年就这样平淡地过去,而当她67岁的时候,丈夫意外身亡,她就和小儿子夫妻一起生活。而这时候,因为风湿症,她的手指开始麻木,失去劳动能力,而她的小儿子俩夫妻也开始嫌弃她了,觉得她是一个多余的人。
为了恢复手指功能,老奶奶在她70岁的时候,用自己过去操劳农活的手拿起了一把刷漆用的板刷当做画笔,开始蘸着刷门廊和厨房地板用的油漆画起画来,而且还到田野里,山坡上寻找素材。
家人都漠视她的存在,没有人在意她每天在自己的房间里四处涂鸦。
结果某一天,她创作的第一幅作品《农场·秋》被托马斯·德拉格斯特亚所收藏,摆放在商品陈列窗内。
那时候,她已经75岁了,人们从《农场·秋》的署名上,第一次知道了她的名字:安娜·麦阿利·莫泽斯。
“莫泽斯老奶奶画家”的称号很快就传到了纽约,她的作品被刊载在各大报刊杂志上。不久,声名远播,连法国卢浮宫近代艺术馆也出价高达100万美元,收购她的一幅作品,而在普希金美术馆举办的莫泽斯作品展上,排队参观的人达11万之多。
在莫泽斯老奶奶的人生里,并没有“太晚”这件事情。
悔不当初,错失良机,不过是我们给自己的懒惰自弃找了一个心安理得的借口。
你想要让身体变得轻盈,为何不现在就去运动起来?
你想要高薪的工作,为何不现在就开始积累能力和资源?
你想要获得斜杠人生,为何不现在去尝试探索自己的潜能?
世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展时区,身边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后面,但其实,想要做出改变,任何时候开始都不算晚。
二
可是,生活中的很多时候,我们似乎都被“宿命论”裹挟着前行。
最受人追捧的就是星座一说,你的性格,你的人际交往,你的未来运程,所有这些都被预设的“假说”所注定。
可是,你不曾知道,那些所谓的黄道十二宫,所谓的星座研究,最早是始于古文明之一的古巴比伦,后又由古希腊人观测星空整理所得。
那时候,受到观测条件和技术的限制,古希腊人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认为整个宇宙是一个球体,是有边界的,而所有天体都是镶嵌在宇宙球体上的“宝石”,至于各种星座,也都是他们为了记忆而臆想出来的一个图标。
这显然和现代科学相悖,对于进入新时代的我们,把星座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无可厚非,如果竟想要用过去错误的认知经验来决定自己的未来,这显然就有些愚昧无知了。
我们都被自设的预言所限制,以为自己无能为力,一切都已注定,一切都已太晚,而我们只能将就前行。
这时候的我们,毫无安全感,沉浸在懊悔,失控之中,越陷越深。
心理学上有一个实验叫“罗森塔尔效应”。
它说的是在一项双盲实验中,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找到一个学校,从校方手中得到了一份全体学生的名单。经过抽样,他们向学校提供了一些学生名单,并告诉校方,他们通过测试发现,这些学生有很高的天赋,只不过尚未在学习中表现出来。其实,这些只是从学生名单随机抽取出来的一些人。
结果非常有趣,在学年末的测试中,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确比其他学生高出很多。
上一篇:不努力的你不过是个伪理想主义者
下一篇:做一个耐得住寂寞的人